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磨课工作坊回顾
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磨课工作坊回顾
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Innovation Course Alliance)由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学习中心开设,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类型的高校共同开发并实践一门社会创新课程,并选拔学生在一年的时间内针对一个社会问题开发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跨学科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联合多校教师共同研发一种符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大学课程,从而深化高校间研究导向型的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并最终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对课程改革及学生引导方面的不足。
前两期磨课工作坊中,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们齐聚一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欣老师和渤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张爱华老师分享了她们在各自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学科优势及学科特色,并以自己的课程为案例,与现场参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通过与互动讨论,主讲老师收获了对自己课程开展的有效建议,参与者也了解了不同类型课程的实施案例及对于开展类似课程的相关思考。
《中国文化通览》:
传授知识更传承文化,讲授课程
第一期磨课工作坊中,陈欣老师分享了她的《中国文化通览》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这门课程的面向对象是全校各专业的学生。“我会在知识的讲授过程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内容,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当中,我们怎样去做人和做事?还包括一些心理层面的指导。因为现在的学生,我觉得可能对他们而言心理疏导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这门课程中,我有意识地在知识点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功用。”
在教学创新方面,陈老师往往会运用到翻转课堂的形式,目的是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老师会布置一些精确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任务,课后也有相应的课程体悟与反思。“随堂体悟中,我会问学生这一堂课你的体悟是什么?你的体验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你想怎么说都可以,这一门课上,你永远不会有错误的答案。只会有原创的答案和抄袭的答案的区别。然后我们发现其实学生们有非常好的答案。通过这个组织答案、重新审视、感受、发掘民族精神和的过程,学生阅读理解与资料分析的能力也提高了。这是过去我一直在做的:传递知识,也培养能力。”
从茶文化到妆容文化,从饺子文化到武术文化……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陈欣老师都亲力亲为,带领学生走访各地。虽然面临过许多挑战,但在做文化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们都通过努力一一克服了。陈欣老师藉此机会引出了这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我们不会考察学生文化项目做的是粗糙还是精美,而会考察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当中,投入的程度有多少,花了多少心血,进行了哪些尝试,有没有做最大限度的努力,有没有一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陈欣老师说:“这些文化项目实践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锤炼他们个人的品格,意识到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拥有家国情怀。”这是一种将课程理念融入学生生活实践的出色践行。在场参会老师纷纷表示赞许,并产生了自己的思考。
课程分享结束后,陈欣老师也提出了她现阶段遇到挑战:“我怎么能够达成一种真正的跨学科、跨高校、跨时空的一种交流,能够让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面去体验文化学习文化,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针对这个问题,参会老师们积极发表观点并分享了经验。
其中,余娟老师提出: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来进行师资层面上的整合,比如,陶瓷文化中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层面上的东西,那如果请到这方面专业的理工科老师,就有可能在这节课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其他角度的文化视野及知识交流。这个师资整合当然还包括各区域间跨校的互访交流,最终或许可以形成一个资源库,为老师们提供更好的支持。
此外,与会的王云龙老师提出了他的问题:在整个课程的开展中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在选题方面引导学生?对此,王云龙老师以自己在设计学科领域的教学实践来说明,并与陈老师在调动同学积极性、启发同学守正创新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交流。此外,陈刚老师和刘媛老师也就课程考核标准、学校教务沟通、实践项目孵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到场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都分享了自己资源整合经验和独到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导向下的模拟电子技术
第二期磨课工作坊中,张爱华老师分享了她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此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典型特点是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张老师希望能给予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自主规划未来的道路。同时,还希望让学生们通过此课程明确作为社会当中的一份子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社会的发展当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张老师由此提到了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叫做 “137教学改革模式”。即通过理论分析法,仿真演示法和实际构建法三种方法促进学生对所做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借助超星赋能课堂的实时交互,了解学生探寻社会的需求,提出项目研究的主题。最后学生通过项目设立分析,设计,展示汇报,答辩,延展创新,思政感悟等等步骤来完成小组项目的创新设计,培养创新思维。
张爱华老师强调“做中学,学中思和思中创”,并重述了以辽宁省大国工匠、百名劳模戴金涛的事迹来讲解人体心电信号测量的课堂案例。张老师还积极利用各类线上课程平台为同学们搭建学习、研讨和交流的空间,同时在本校搭建的专创融合基地的助力下,本门课程真正做到了让资源真正帮助到同学们的立项与实践。
研讨环节中,韩竹琳老师向张老师提出问题:当学生觉得课程内容困难以及挑战过大时,应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张爱华老师认为,对于工科背景的学生来说,动手的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层面也开展了很多专创融合基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资源进行交流互动。张爱华老师提到:“专创融合基地成立之后,学生就能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实验室里有好多学长。大家在一起交流,有一个好的沟通环境和好的共享的资源,可以去交融学习。”
研讨会中,不仅理工科背景的老师积极参与讨论,人文背景的老师也受到启发。其中,周芬芬老师提出了疑问:在跨学科背景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各自的专业进行有效的实践产出?对此,张爱华老师分享了她曾经的一个教学案例。张老师曾与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杨悦琪进行跨学科融合实践。在张老师自己的工科同学们动手焊接实践时,这位文科同学实践动手的潜力也被激发了出来。最终在和工科同学们的合作之下,他们用废旧的塑料瓶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充满文化气息的胸针和头饰,可以被广泛运用到汉服造型当中。同时这位文科同学又运用专长,为这些制品和配备了精彩的解释与意蕴,赋予了它们浓厚的文化色彩。
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杨悦琪作品
通过此案例,张爱华老师和其他参会老师们也纷纷达成共识:无论在哪种学科背景下,培养学生们自己的好奇心,培养善于自主发现问题并深入探索的一种思维模式是极为重要的。
本学期的两期磨课工作坊的案例分享和现场研讨不仅为主讲老师在课程实施层面提供了丰富的建议和启发,也为遇到类似挑战的其他参与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信息,同时为所有与会者提供了深入反思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实施及拓展的机会和平台。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未来学习中心中心衷心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付出以及老师团队的精彩分享!工作坊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社会创新倡导者加入我们,创造联盟更美好的明天。
未来学习中心